ShowTable of Contents

简介 紫藤,又名藤萝、朱藤,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。目前广泛分布于中国境内,具有较高的园艺装饰价值和药用价值。
科学分类 界: 植物界 Plantae 门: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: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: 豆目 Fabales 科: 豆科 Fabaceae 亚科: 蝶型花亚科 Faboideae 族: 崖豆族 Millettieae 属: 紫藤属 Wisteria 种: 紫藤 W. sinensis
二名法:Wosteria Sinensis (Sims)Sweet
形态特征 1、茎藤左旋,较粗壮,表皮光滑,不开裂,呈灰色;嫩枝被白色柔毛,后秃净。 2、小叶3-6对,卵形或椭圆形,先端渐尖至尾尖,至基部则显钝圆。叶片表面无茸毛,叶背具疏毛或近无毛,小叶柄被疏毛。 3、侧生总状花序,长达30~35厘米,呈下垂状,总花梗、小花梗及花萼密被柔毛,花紫色或深紫色,花瓣基部有爪,近爪处有2个胼胝体,雄蕊10枚,2体(9+1)。
生长习性 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,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,较耐寒,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,喜光,较耐阴。以土层深厚,排水良好,向阳避风的地方栽培最适宜。主根深,侧根浅,不耐移栽。生长较快,寿命很长。缠绕能力强,它对其他植物有绞杀作用。
地理特征 古时亦称藤萝、招豆藤。原产中国,朝鲜、日本亦有分布。华北地区多有分布,以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最为常见。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。中国南至广东,北至内蒙古普遍栽培于庭园,以供观赏。花可炒作菜食,茎叶供药用。花开可半月不凋。常见的品种有多花紫藤、银藤、红玉藤、白玉藤、南京藤等。上海有紫藤镇、紫藤园,苏州亦有古藤。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、浙江、湖南等地。
应用价值
装饰应用 紫藤为长寿树种,民间极喜种植,成年的植株茎蔓蜿延屈曲,开花繁多,串串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,瘦长的荚果迎风摇曳,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皆爱以其为题材咏诗作画。在庭院中用其攀绕棚架,制成花廊,或用其攀绕枯木,有枯木逢生之意。还可做成姿态优美的悬崖式盆景,置于高几架、书柜顶上,繁花满树,老桩横斜,别有韵致。
园林应用 紫藤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,一般应用于园林棚架,春季紫花烂漫,别有情趣,适栽于湖畔、池边、假山、石坊等处,具独特风格,盆景也常用。它对二氧化硫和氧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,对空气中的灰尘有吸附能力,在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,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它不仅可达到绿化、美化效果,同时也发挥着增氧、降温、减尘、减少噪音等作用。
培养紫藤开花后会结出形如豆荚的果实,悬挂枝间,别有情趣。有时夏末秋初还会再度开花。花穗、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。一般情况下,盆栽紫藤应及时剪去残花,避免营养消耗。紫藤系落叶藤木,在其休眠期可结合修剪调整枝条布局,以保持姿态优美。紫藤寿命长,管理粗放,只要保证充足的阳光,水肥适当,可保年年花繁叶茂。
食材应用 在河南、山东、河北一带,人们常采紫藤花蒸食,清香味美。北京的“紫萝饼”和一些地方的“紫藤糕”、“紫藤粥”及“炸紫藤鱼”、“凉拌葛花”、“炒葛花菜”等,都是加入了紫藤花做成的。
药学应用 紫藤花可提炼芳香油,并有解毒、止吐泻等功效。紫藤的种子有小毒,含有氰化物,可治筋骨疼,还能防止酒腐变质。紫藤皮具有杀虫、止痛、祛风通络等功效,可治筋骨疼、风痹痛、蛲虫病等。
苏州与紫藤 拙政园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,也是苏州最著名的古典园林。在拙政园照墙内侧有一块碑文,上书“文衡山先生手植紫藤”。原来这株古紫藤,曾被称为苏州三绝之一,乃明代才子文征明所栽。四百多年来,紫藤依旧永葆青春,蛟形龙势,胸径达22厘米左右,躯干盘曲而蜿蜒,盘缠于栏架之上,爬在照墙之顶,全身长近100米。花时璎珞流芳,串串紫玉,悬藤垂萝,苍翠欲滴。
苏州博物馆,建立在太平天国忠王府的遗址之上,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并建造。馆内一茶室,名为紫藤园,其紫藤乃是从明代名士文征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,修剪枝蔓在园中进行嫁接过来的,以此来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。
资料来源 1、百度百科 2、维基百科
|